主题分类 | 体裁分类 | ||||
索 引 号 | 11320800MB1893507/2021-00056 | 发布机构 | 淮安市医疗保障局 | ||
文 号 | 公开日期 | 2021-12-13 | |||
文 号 | 公开日期 | 2021-12-13 | 失效日期 | ||
名 称 | 《淮安市医保公共服务向基层延伸工作实施 方案(试行)》政策解读 | ||||
关 键 词 | |||||
内容概述 | |||||
时效说明 |
为推动医保公共服务向镇村下沉延伸,健全完善医保经办服务体系,打通医保经办“最后一公里”,2021年5月15日,市医保局出台《淮安市医保公共服务向基层延伸工作实施方案(试行)》(以下简称《实施方案(试行)》),现就《实施方案(试行)》解读如下。
一、出台背景
一是《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深化医疗保障制度改革的意见》(中发〔2020〕5号)中提出:“构建全国统一的医疗保障经办管理体系,大力推进服务下沉。”二是此项工作也纳入了2021年度省政府民生实事项目,并要求纳入各市政府民生实事项目。三是《2021年淮安市人民政府工作报告》中明确提出:“推进医保公共服务向镇村延伸”。四是省医疗保障局出台《江苏省医保公共服务“15分钟医保服务圈”示范点建设方案》(苏医保发〔2021〕22号),要求至2021年底,我市建成3个“15分钟医保服务圈”省级示范点,同步选择建设市级示范点,并持续推进。五是县区医保经办力量有限,经统计,我市开展“15分钟医保服务圈”建设前,全市市、县两级医保经办窗口工作人员142人,服务500余万参保人口,人均服务约3.5万参保人,尤其是县级以下经办服务网络尚未建立,严重制约医保经办服务质量的提升。因此,加快推动全市医保公共服务向镇村基层延伸工作是上级有要求、现实有需要、群众有期盼。
二、工作目标
《实施方案(试行)》明确了我市医保公共服务向基层延伸工作的主要目标:
(一)总体目标:以在全市范围内推进一体化、标准化、规范化的基层医保经办服务站、点建设为抓手,加快推动“1+8+N+X”的市、县(区)、镇(街道)、村(社区)四级医保经办服务网络建设,构建全市“15分钟医保服务圈”,打通医保公共服务最后一公里。
(二)年度目标:
2021年,建成3个高规格、高标准的“15分钟医保服务圈”省级示范点及部分市级示范点,总结经验并在全市推广。
2022年,实现城区“15分钟医保服务圈”框架搭建到位,50%的镇(街道)、村(社区)基层医保经办服务站、点建设到位。
2023年,力争基本实现全市所有镇(街道)、村(社区)医保公共服务到边到底全覆盖。
三、主要任务
《实施方案(试行)》中,围绕建设目标,主要有“明确站点布局”、“明确建设标准”、“明确人员配备”、“明确业务范围”、“打造示范亮点”、“提升服务质效”、“落实经费保障”等七项重点工作内容:
一是明确站点布局。基层医保经办服务站、点设在镇(街道)、村(社区)两级,充分利用现有资源,合理规划站点布局。
二是明确建设标准。基层医保经办服务站点按照统一名称标识、统一办公场所、统一办公设施的要求设立,明确办公设备、宣传设施、功能区设备、基础医疗设备等配备要求。
三是明确人员配备。明确镇、村两级基层医保经办服务站、点人员配备的人数、学历、渠道等相关要求,同时加强岗位培训和作风建设。
四是明确业务范围。严格按照全省统一的《医疗保障经办政务服务事项清单和办事指南》要求,根据“应下尽下、能下均下”的原则,将与服务对象密切相关的高频次服务事项全部下放,同时拓展性的开展基础便民服务和宣传咨询服务等。
五是打造示范亮点。按照《江苏省医保公共服务“15分钟医保服务圈”示范点建设标准》,2021年在全市范围内选址打造3个省级示范点,同步开展市级示范点建设。
六是提升服务质效。加强基层医保经办服务站、点的制度建设、能力建设、信息化建设和品牌建设,完善与改进医保公共服务流程。
七是落实经费保障。加强与财政、卫健等部门的沟通,或通过第三方服务等多种渠道,落实基层医保经办服务站、点的人员经费、建设经费等,并建立长效机制,逐步加大投入。
四、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成立淮安市“15分钟医保服务圈”建设工作领导小组,落实一把手负责制,下设综合协调组、业务指导组、材料宣传组、行风宣传组等,明确责任分工和进度要求,同时纳入市对县区年度目标考核。
(二)加强保障支持。各县区结合实际制定具体实施方案,确保服务场所、人员配备、经费保障、设备采购、网络建设、日常办公、培训学习等方面及时保障到位。
(三)加强沟通协调。各县区加强与卫健、财政、人社等部门的沟通协调,统一思想,形成合力,加大指导服务力度,提升整体工作水平。
(四)加强宣传引导。各县区进一步加强医保政策宣传和基层工作阵地建设,广泛宣传“15分钟医保服务圈”建设工作,将宣传工作与政策解读、社会监督等结合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