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新闻中心 医保要闻
淮安市医保中心:提升经办服务水平 打造群众满意医保
时间:2025-02-10  来源:淮安市医疗保障局 作者:    字号:[ ]

日前,省医保中心致感谢信,对淮安市医保中心2024年各项工作给予高度肯定。2024年以来,市医保中心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持续深化改革,敢为善为、创新争优,构建规范高效便民的医保经办服务体系,为群众健康保驾护航,不断增强人民群众医保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精准扩面 全力推动全民参保

2024年,市医保中心加强宣传力度,积极推动基本医疗保险应保尽保。开展全民参保集中宣传月、“百校百企千村万户”、“六走进”等宣传活动,承办江苏省基本医保全民参保集中宣传月暨“一人一档”医保服务平台上线启动仪式,确保人人参保有“医”靠,家家健康享平安。

强化数据分析运用和技术赋能参保。开展基本医保参保缴费情况问卷调查及2024年度医保断保停保人员统计分析,并根据分析结果精准施策。上线应用“一人一档”全民参保数据库,推送户籍人口未参保数据30.37万条;联合人社等部门开展“数据找人”专项行动,按照实施方案,细化工作举措,并组织到单位核查,努力实现“就业一人、参保一人”的全民参保理念。对灵活就业人员、单位欠费人员、符合年限疑似退休人员,停保、断保人员等发送短信提醒,提高参保率。

同时,我市创新新生儿参保经办,前移新生儿参保关键环节和时效节点,于全省率先实现新生儿凭《出生医学证明》参保,确保新生儿出生和享受医保待遇“无缝衔接”,实现了“出生即参保”“落地即享受”的新生儿医保服务新模式。截至12月31日,全市“新生儿出生一件事”申报办件9715件,医保参保办结率100%。

健全体系 全市业务联办通办

2024年,我市将“实现全市所有村(社区)医保公共服务全覆盖”纳入市人大重点助推的民生实事项目之一。投入资金480万元,建立健全市、县、镇、村四级联动、城乡一体、全面覆盖的医保公共服务网络,积极推动高频医保公共服务事项“应放尽放”。目前,全市累计建成镇(街道)医保公共服务站103个,村(社区)医保公共服务点1586个,提前一年实现省定全市镇村两级基层医保经办服务站点100%全覆盖目标。

不仅如此,我市推行医疗保障经办政务服务事项全市通办。印发《淮安市医疗保障经办政务事项全市通办材料汇编》,加强业务培训,设置“全市通办”专窗,确保全市域内同一服务事项,参保人员可在市县两级任一医保经办服务窗口申请、办理,实现医保服务 “就近办”“当地办”“一次办”。

市医保中心积极推动医保公共服务与政务服务线上线下全面融合,坚持传统服务方式与智能化服务创新并行。全面开展“适困适老适小”服务和上门办、帮代办等个性化服务,推动镇村两级医保直接办理事项和帮办代办事项在政务服务网中的全面接入和落地实施,满足参保人员多层次、多元化的医保需求。目前,11项医保高频服务事项全面纳入政务服务“基层高频事项一平台办理”,自9月4日上线以来,我市“基层高频事项一平台办理”系统共办医保服务事项1.67万件,位列全省第二。

规范服务 待遇足额高效落实

作为国家DIP医保支付方式改革示范城市、示范点城市,市医保中心积极推进DIP支付方式改革,相关工作获国家和省局领导批示肯定,四川、甘肃、广东等80多省市来淮考察学习。我市建设特例单议数智平台赋能DIP清算、优化DIP监测指标体系、加强总额预算执行监测及住院费用分析、将市外省内异地就医结算清单纳入DIP结算等,确保有限的医疗资源更公平地分配给需要的患者,减少资源浪费和滥用。

市医保中心以建设国家医保经办服务标准化试点城市为契机,全力打造医保经办服务全过程的标准体系。截止目前,我市已搭建由通用基础、公共服务、业务管理、监督评价等4 个标准子体系组成的医疗保障经办服务体系,包含内部标准65个,引用标准53个,开展《医疗保障经办服务规范》《按病种分值付费(DIP)特例单议线上评审规范》市级地方标准研制,形成一整套覆盖医保经办服务全过程的标准体系。

此外,多项新政落地实施。市医保中心积极与市内外医疗机构互动互联,加强与相关部门对接,开展多场景应用数据测试,实行生育津贴“免申即享”经办模式,落实落细长护险经办,推进“医药费报销一件事”业务,对跨省临时外出就医人员开展自主备案服务,推动医保公共服务更便捷高效。目前,长护险政策已惠及我市重度失能人员2915人;2024年,“医药费报销一件事”平台办件11443人次,办结率100%;我市参保人员异地就医直接结算193万人次,基金支出18.5亿元,保障不同就医需求,为群众的健康保驾护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