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2日,全市医疗保障半年工作会议召开。会议主要总结今年以来工作,研究部署下半年工作,推动2025年重点工作落地落实。
市医保局党组书记、局长、二级巡视员印亚琴出席会议并讲话,局党组成员、副局长杨振龙主持会议,市医保局领导班子成员,各县区医保局、医保经办机构主要负责人,市局机关处室及直属各单位相关负责人等参加会议。
会议指出,今年以来,全市医保系统各项工作取得了阶段性成效。
创新创优工作取得突破。国家医保经办服务标准化试点获评“优秀”;入选国家基本医疗保险参保长效机制创新综合试点地区;入选按病种付费配套机制建设特例单议标准化国家级试点;加快推动监督体系建设试点。
医保待遇体系不断完善。贯彻医疗救助制度。上半年全市共资助参保42.8万人,实施医疗救助57.41万人次。落实门诊共济保障机制改革。全市职工医保门诊共济保障受益达474.45万人次,医保统筹支付1.71亿元。巩固“两病”保障机制。全市“两病”患者享受门诊医疗保障待遇共计69.16万人次。推进长期护理保险制度建设。将实施长护险制度纳入市政府民生实事项目,截至6月底全市累计开展失能评估4303人。
基金安全底线筑牢守牢。强化医保基金监管整治,强化经办管理服务整治,强化部门联动整治,专项整治工作取得积极成效。
医保改革红利持续释放。全省首次医保数据公开定向发布观摩会在淮召开,上半年我市药品耗材网采率均达99%以上,前后落地执行省采第五批和国采第十批成果,上半年我市药品医用耗材集采落地累计节约医疗费用3670万元。
医保管理服务升级优化。构建4 类118项标准的医保经办服务体系;强化医药服务管理,创新优化医保服务流程,率先实现生育津贴免申即享,规范异地就医服务;推动公共服务下沉一线,实现全市98个镇街全覆盖;数字化医保转型赋能,深化医保码激活和使用。
会议强调,全市医保系统要科学研判、积极应对改革发展形势变化,深刻领会上级任务要求,进一步强化宗旨意识、责任意识、协同意识、纪律意识,为“十五五”开局打下坚实基础。
创新试点在谋求实效上下功夫。紧盯参保长效机制落地落实,建立健全工作协调机制,优化参保激励体系政策、夯实参保数据基础、做实全民参保“一人一档”等八方面工作;谋划“按病种付费配套机制建设特例单议标准化国家级试点”建设,健全工作制度、流程,实现工作标准化、规范化,健全监督评估机制,确保试点工作取得实效。
专项整治在深挖细查上出实招。进一步强化调度督导,依法依规强化监管举措,压紧压实全链条监管责任,切实加大核查力度;进一步强化部门联动,发挥好牵头部门作用,实现数据及资源共享,落实移送移交和信息贯通机制,形成各部门联合发力、齐抓共管格局;进一步打造应用场景,加快医保基金监管信息平台建设,推动形成系统集成、协同高效的基金监督体系。
制度体系在综合施策上做文章。完善大病保险政策,落实职工医保个人账户家庭共济使用政策,科学制定2026年居民医保筹资标准,衔接好医疗救助和“医惠保1号”等多层次医疗保障制度;完善生育保险制度,推动我市职工医保生育保险和居民医保住院分娩医疗待遇政策落地;完善长护险制度,做好宣传工作,开展长护险培训,强化稽核监管,落实好省市民生实事项目。
重点改革在破难赋能上再发力。确保立项指南平稳落地,结合医疗服务价格动态调整,合理制定市管项目价格;强化对集采任务量的跟踪监测,对集采全流程进行闭环管理,提升集采改革效能;将药品挂网价格纳入治理目标,拓展价格治理领域,释放监管红利;加强对基础病种、中医优势病种、按床日付费病种、日间手术病种等配套多元支付方式监测,深化医保支付方式改革。
管理服务在规范精细上抓提升。做好全市医疗资源配置规划编制,推进定点医药机构规范化管理;巩固国家试点建设成果,推进医保经办标准化管理;持续优化生育津贴免申即享程序,加强异地就医直接结算管理,推进医保公共服务便捷化管理。
数据信息在提速增效上求突破。推进医保码在各级定点医疗机构多场景、全流程应用,深入开展医保药品追溯码采集应用,强化医保数据治理,构建统一规范的医保数据资源库。
会议还对全面推动落实党建工作等作出部署。扎实推动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走深走实,在“学有质量、查有力度、改有成效”上持续发力,锲而不舍抓好后续工作;要坚持“高的站位”压实责任、“严的标准”加快推进、“实的成效”检验质量,扎实推进为民办实事工作;聚焦“政治可靠”狠抓思想锤炼、聚焦“本领高强”狠抓实践锻炼、聚焦“作风过硬”狠抓廉洁淬炼,深入开展“医保铁军”专项行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