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的一个下午,参保居民施大爷攥着双通道药品待遇申请单,指尖微微颤抖:“没想到忘带出院小结也能办,省下的哪是一趟路,是我们老年人的半条命啊!”这位久居南京的老人话语里藏着的是许多异地居住的老人曾经有过的忐忑与如今的释然。
对施大爷而言,那份遗落在女儿家中的出院小结,差点成了申领特药待遇的“拦路虎”。按照传统流程,他要么冒雨返回南京取件,要么等女儿邮寄材料后重新排队 —— 这对于需要着急用药的老人而言,每多等一天都是煎熬。
窗口前,工作人员窦玲的操作打破了僵局。核验过身份证、特药申请表等核心材料后,她递来的《容缺受理承诺书》上,15 个工作日的补正时限清晰可见,“您邮寄过来就行” 的轻声指引,瞬间化解了老人心里的不安。
“容缺不是容错,是把服务做到群众的心坎里。”医保局局长这句话,道出了医保经办服务改革的深意。施大爷的“只跑一次”,是洪泽区医保服务变革的缩影。数据显示,自推行“容缺受理”以来,该局已为像施大爷这样的群众办理业务近20件,群众满意度连续保持98%以上。
暮色中的政务服务中心,“为人民服务”几个大字格外醒目。施大爷或许不知道,他那声朴实的赞叹,正是对这句话最生动的诠释。民生服务的路上,多一份体谅的关怀,少一道无谓的门槛,就能让更多人感受到踏实与温暖。